close

季節交替氣溫變化劇烈,加上進出室內外溫差大,以及空氣污染等因素的刺激,致使中醫門診看診鼻過敏症狀的患者激增五成以上,因鼻子是維持溫度和濕度的器官,一旦外在環境和體溫調節不當,容易在鼻子表現出症狀。


尤其飲食不當容易造成脾胃功能欠佳,吸收營養能力差,抵抗力就不足,一旦溫差大,鼻塞、流鼻水、打噴嚏一起發作,大便不成形,也容易疲倦、感冒、久咳不癒,甚至氣喘發作。


據劉瑞卿中醫師表示:遠在戰國時代的中醫典籍《內經》中即有記載,歷經兩千多年的研究,對於鼻子過敏的治療累積了不少經驗。


中醫古籍中並沒有「過敏性鼻炎」這個名詞,和過敏性鼻炎最為接近的疾病名稱是「鼻鼽」,所謂「鼻鼽」,是以突然和反覆發作性鼻塞、鼻癢、噴嚏、鼻流清涕為特徵,與過敏性鼻炎相類似。其發生之內因多為臟腑功能失調,外因多為感受風寒,異氣之邪侵襲鼻竅而致。


中醫中藥對過敏性鼻炎的治療依個人體質狀況,分陰陽、虛實、寒熱以及脈象和過敏的症狀,來對症用藥,才能徹底完全治癒。


擁有三十多年行醫的臨床經驗的劉瑞卿中醫師認為,無論是寒邪未盡、濕熱體質,或是肺脾氣虛等病因,皆要根據個人體質進行調理;許多患者表示吃過很多中藥及看過許多中醫門診,也有不乏自行採用偏方,但仍然無法有效的完全治癒,其主因就在於體質狀況沒有分辨清楚,經驗不足,導致無法對症治療。


中醫治療鼻過敏,以溫補肺、脾、腎三臟,祛風散邪為主,吃藥需要辨證(脈證、四診合參),並依個人體質狀況辨證論治;鼻過敏主要是因人體免疫系統的不平衡所致,臨床上先穩定症狀再加強體質的調理。


先期中藥皆能緩解打噴嚏、流鼻水的症狀;後期則以健脾益氣補腎、扶正固本為目標,整體提升人體的免疫能力,使之因免疫能力改善而達到治癒的目的。


根據中醫病因學說,地理環境及天候的變化會影響到人體的健康狀況。台灣地處亞熱帶,屬於海島型潮濕氣候,外加日益嚴重的空氣污染,使得過敏性疾患大為盛行,中醫是體質調理學,對過敏性疾患的治療,並不著重在篩檢與避開過敏原,而是藉由改變過敏性體質,降低人體對過敏原的敏感度,並增強對過敏原的抵抗力,來達到治療的效果。


劉瑞卿中醫師強調,對於鼻子過敏應有「冬病夏治」的觀念。


 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cvip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